1. 迭代器与Closure:
在Lua中,迭代器通常为函数,每调用一次函数,即返回集合中的“下一个”元素。每个迭代器都需要在每次成功调用之间保持一些状态,这样才能知道它所在的位置和下一次遍历时的位置。从这一点看,Lua中closure机制为此问题提供了语言上的保障,见如下示例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function values(t)
local i = 0
return function()
i = i + 1
return t[i]
end
end
t = {10, 20, 30}
it = values(t)
while true do
local element = it()
if element == nil then
break
end
print(element)
end
--另外一种基于foreach的调用方式(泛型for)
t2 = {15, 25, 35}
for element in values(t2) do
print(element)
end
--输出结果为:
--10
--20
--30
--15
--25
--35
从上面的应用示例来看,相比于while方式,泛型for的方式提供了更清晰的实现逻辑。因为Lua在其内部替我们保存了迭代器函数,并在每次迭代时调用该隐式的内部迭代器,直到迭代器返回nil时结束循环。
2. 泛型for的语义:
上面示例中的迭代器有一个明显的缺点,即每次循环时都需要创建一个新的closure变量,否则第一次迭代成功后,再将该closure用于新的for循环时将会直接退出。
这里我们还是先详细的讲解一下Lua中泛型(for)的机制,之后再给出一个无状态迭代器的例子,以便于我们的理解。如果我们的迭代器实现为无状态迭代器,那么就不必为每一次的泛型(for)都重新声明一个新的迭代器变量了。
泛型(for)的语法如下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for <var-list> in <exp-list> do
<body>
end
为了便于理解,由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<exp-list>通常只是包含一个表达式(expr),因此简单起见,这里的说明将只是包含一个表达式,而不是表达式列表。现在我们先给出表达式的原型和实例,如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function ipairs2(a)
return iter,a,0
end
该函数返回3个值,第一个为实际的迭代器函数变量,第二个是一个恒定对象,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待遍历的容器,第三个变量是在调用iter()函数时为其传入的初始值。
下面我们再看一下iter()函数的实现,如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local function iter(a, i)
i = i + 1
local v = a[i]
if v then
return i, v
else
return nil, nil
end
end
在迭代器函数iter()中返回了两个值,分别对应于table的key和value,其中key(返回的i)如果为nil,泛型(for)将会认为本次迭代已经结束。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实际用例,如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function ipairs2(a)
return iter,a,0
end
local function iter(a, i)
i = i + 1
local v = a[i]
if v then
return i, v
else
return nil, nil
end
end
a = {"one","two","three"}
for k,v in ipairs2(a) do
print(k, v)
end
--输出结果为:
--1 one
--2 two
--3 three
这个例子中的泛型(for)写法可以展开为下面的基于while循环的方式,如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local function iter(a, i)
i = i + 1
local v = a[i]
if v then
return i, v
else
return nil, nil
end
end
function ipairs2(a)
return iter,a,0
end
a = {"one","two","three"}
do
local _it,_s,_var = ipairs2(a)
while true do
local var_1,var_2 = _it(_s,_var)
_var = var_1
if _var == nil then --注意,这里只判断迭代器函数返回的第一个是否为nil。
break
end
print(var_1,var_2)
end
end
--输出结果同上。
3. 无状态迭代器的例子:
这里的示例将实现遍历链表的迭代器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local function getnext(list, node) --迭代器函数。
if not node then
return list
else
return node.next
end
end
function traverse(list) --泛型(for)的expression
return getnext,list,nil
end
--初始化链表中的数据。
list = nil
for line in io.lines() do
line = { val = line, next = list}
end
--以泛型(for)的形式遍历链表。
for node in traverse(list) do
print(node.val)
end
这里使用的技巧是将链表的头结点作为恒定状态(traverse返回的第二个值),而将当前节点作为控制变量。第一次调用迭代器函数getnext()时,node为nil,因此函数返回list作为第一个结点。在后续调用中node不再为nil了,所以迭代器返回node.next,直到返回链表尾部的nil结点,此时泛型(for)将判断出迭代器的遍历已经结束。
最后需要说明的是,traverse()函数和list变量可以反复的调用而无需再创建新的closure变量了。这主要是因为迭代器函数(getnext)实现为无状态迭代器。
4. 具有复杂状态的迭代器:
在上面介绍的迭代器实现中,迭代器需要保存许多状态,可是泛型(for)却只提供了恒定状态和控制变量用于状态的保存。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closure。当然我们还以将所有的信息封装到一个table中,并作为恒定状态对象传递给迭代器。虽说恒定状态变量本身是恒定的,即在迭代过程中不会换成其它对象,但是该对象所包含的数据是否变化则完全取决于迭代器的实现。就目前而言,由于table类型的恒定对象已经包含了所有迭代器依赖的信息,那么迭代器就完全可以忽略泛型(for)提供的第二个参数。下面我们就给出一个这样的实例,见如下代码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local iterator
function allwords()
local state { line = io.read(), pos = 1 }
return iterator, state
end
--iterator函数将是真正的迭代器
function iterator(state)
while state.line do
local s,e = string.find(state.line,"%w+",state.pos)
if s then
state.pos = e + 1
return string.sub(state.line,s,e)
else
state.line = io.read()
state.pos = 1
end
end
return nil
end
Lua,教程,迭代器,泛型for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,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!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,请邮件告知! 858582#qq.com
更新日志
- 小骆驼-《草原狼2(蓝光CD)》[原抓WAV+CUE]
- 群星《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》[320K/MP3][105.02MB]
- 群星《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》[FLAC/分轨][480.9MB]
- 雷婷《梦里蓝天HQⅡ》 2023头版限量编号低速原抓[WAV+CUE][463M]
- 群星《2024好听新歌42》AI调整音效【WAV分轨】
- 王思雨-《思念陪着鸿雁飞》WAV
- 王思雨《喜马拉雅HQ》头版限量编号[WAV+CUE]
- 李健《无时无刻》[WAV+CUE][590M]
- 陈奕迅《酝酿》[WAV分轨][502M]
- 卓依婷《化蝶》2CD[WAV+CUE][1.1G]
- 群星《吉他王(黑胶CD)》[WAV+CUE]
- 齐秦《穿乐(穿越)》[WAV+CUE]
- 发烧珍品《数位CD音响测试-动向效果(九)》【WAV+CUE】
- 邝美云《邝美云精装歌集》[DSF][1.6G]
- 吕方《爱一回伤一回》[WAV+CUE][454M]